首先在畫面頂部寫出標題,左右兩側(cè)畫出禮花、氣球和和平鴿圖案,底部左下角畫出房屋、草叢和樹木圖案,接著在右下角畫出小男孩和氣球等圖案,接下來把畫面上的圖案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,寫上關(guān)于建筑相關(guān)的資料,好看的世界建筑手抄報就畫完了,一起來看看吧。
有關(guān)于世界建筑的手抄報簡單畫法
1、首先在手抄報畫面頂部中間寫出“世界建筑”的標題文字,并在手抄報畫面頂部畫出禮花、氣球和和平鴿等圖案。
2、接著在手抄報畫面底部左下角畫出房屋圖案,并在手抄報畫面底部左下角畫出樹木和草叢等圖案修飾效果。
3、再用波浪線畫出手抄報畫面底部右下角的草叢圖案,畫面右側(cè)邊緣畫出氣球圖案當作邊緣線,并在右下角畫出小男孩圖案。
4、線稿繪制結(jié)束之后,接下來是上色的步驟,手抄報畫面頂部的報頭文字涂上紅色和橙色,并把禮花和氣球等涂上不同的顏色。
5、接著把手抄報畫面底部左下角的房屋圖案涂上藍色、紫色和黃色,并把手抄報畫面底部左下角的樹木和草叢涂上綠色。
6、手抄報畫面右下角的人物涂上黑色、黃色和藍色,氣球涂上不同的顏色,背景底色涂上粉色,最后在左側(cè)的空白部分畫出格子線,世界建筑的手抄報就畫完啦。
超簡單的世界建筑手抄報文字寫什么好
創(chuàng)意有趣的世界建筑手抄報繪畫結(jié)束之后,接下來大家不要忘記在手抄報的格子線上寫上內(nèi)容素材,小編在這里整理了一些和主題相關(guān)的資料內(nèi)容,不知道寫什么可以參考下列相關(guān)的文字,選擇合適的資料謄抄在手抄報的空白格子線上。
一、部分建筑介紹
1、金字塔
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,現(xiàn)在的尼羅河下游,散布著約80座金字塔遺跡。 大小不一,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。金字塔靠石塊之間的相互疊壓和咬合壘成。它是古埃及的帝王(法老)陵墓是世界八大建筑奇跡之一。
2、長城
長城(the Great Wall),又稱為萬里長城,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,是一道高大、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,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。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墻,而是以城墻為主體,同大量的城、障、亭、標相結(jié)合的防御體系。
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,發(fā)生在首都鎬京(今陜西西安)的著名典故"烽火戲諸侯"就源于此 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列國爭霸,互相防守,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高潮,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。秦滅六國統(tǒng)一天下后,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(zhàn)國長城,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。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,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 。
3、帕特農(nóng)神廟
帕特農(nóng)神廟又譯"巴特農(nóng)神廟",位于希臘雅典衛(wèi)城的最高處石灰?guī)r的山崗上,是衛(wèi)城最重要的主體建筑。帕特農(nóng)神廟之名出于雅典娜的別名。拉丁字母中Parthenon即希臘文∏αρθενωνας的譯寫,意為"處女的"(詞根παρθενος,"處女")。柱式上,帕特農(nóng)神廟采用的多立克柱式。
4、萬神廟
萬神廟(Pantheon)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圓形廣場的北部,是羅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,也是古羅馬建筑的代表作。
萬神廟采用了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,重建后的萬神廟是單一空間、集中式構(gòu)圖的建筑物的代表,它也是羅馬穹頂技術(shù)的最高代表。是古代建筑中最為宏大,保存近乎完美的,同時也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筑之一。
5、巴黎圣母院
巴黎圣母院大教堂(法語: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) ,正式名稱巴黎圣母主教座堂 ,位于法蘭西共和國首都巴黎市中心城區(qū),地處塞納河中央西堤島上,與巴黎市政廳和盧浮宮隔河相望,為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;始建于1163年3月24日(亞歷山大三世四年) ,是基督教支派天主教巴黎總教區(qū)主教座堂、法國首都最悠久和最具象征意義的紀念碑之一、歐洲最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之一、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跡和世界遺產(chǎn)之一,法國及歐洲文學(xué)文化地標建筑。
6、比薩斜塔
比薩斜塔(意大利語: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,英語:Leaning Tower of Pisa)建造于1173年8月,是意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,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。
奇跡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筑,它們是大教堂(建造于1063年-13世紀)、洗禮堂(建造于1153年-14世紀)、鐘樓(即比薩斜塔)和墓園(建造于1174年),它們的外墻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,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(tǒng)一羅馬式建筑風(fēng)格。比薩斜塔位于比薩大教堂的后面。
7、太和殿
太和殿俗稱金鑾殿,為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,東方三大殿之一。中國現(xiàn)存最大的木結(jié)構(gòu)大殿。位于北京紫禁城(故宮)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,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稱奉天殿。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稱皇極殿,清順治二年(1645年)改今名。建成后屢遭焚毀,多次重建,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重建后的形制。
太和殿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稱奉天殿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稱皇極殿。清順治二年(1645年)改今名。屢遭焚毀,多次重建。上承重檐廡殿頂,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,采用金龍和璽彩畫,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,開間11間,均采用最高形制。為中國現(xiàn)存最大木構(gòu)架建筑之一,太和殿匾額"建極綏猷"匾,為乾隆皇帝的御筆,現(xiàn)存的牌匾為復(fù)制品。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,已佚。